暑去冬来,转眼之间,“共读Moment·阅经典”系列活动之《西游记》进行到了第五讲,也是最后一讲。就在本周日12月25日下午,孩子们熟悉的北辰老师再次与我们相约甬图直播间,为我们带来“取经就是修心(下)”。
活动开始,北辰老师通过《西游真诠》序中的片段,再次带我们领略了《西游记》一书的主题,也向我们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:“为什么<西游记>会被称为‘悟一’之书?与书中人物的法号‘悟空’、‘悟净’、‘悟能’有何关系?其中又有什么深意呢?”
在上一讲中,北辰老师带我们解读了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的关键几难,以及降妖除魔的外表下所蕴藏的涵义。例如在“夜被火烧第十难”中,最后就指出了“广智广谋成甚用?损人利己一场空”;又如在“黄风怪阻十三难”和“请求灵吉十四难”中,揭示了“知止而后有定”的主旨,类似的寓意在原著中还有很多。
接着,北辰老师就带领我们继续踏上“取经之路”,从第二十七回“尸魔三戏唐三藏,圣僧恨逐美猴王”开始,带我们先从字面理解原文,为了帮助小读者更好地读懂艰涩难懂的原文,老师在讲解时适时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,用亲身经历来举例,也不忘引入学者对原文的注解,让我们的理解更深入全面。到了十分有趣的地方,还配合播放影视剧中的片段。
《西游记》在明代被称为“四大奇书”之一,原因就在于它表面上看是取经的故事,降妖除魔,跌宕起伏,精彩纷呈,而它的背后却又蕴藏着非常深刻的寓意,北辰老师就为我们一一揭示了其中的寓意。例如在“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”中,“火里栽莲”寓示“以火除魔,解脱烦恼”,那火不是天上火,不是炉中火,也不是山头火,也不是灶底火,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点灵光火,这扇也不是凡间常有之物,也不是人工造就之物,乃是自开辟混沌以来产成的珍宝之物。
除此之外,北辰老师还在这一讲中为我们解答了和《西游记》有关的几个问题:“什么是‘如来’?”“如何是‘悟空’?”“悟空六个名号的秘密”“<西游记>中的数字”等。最后,北辰老师以央视经典影视剧《西游记》的片尾曲《敢问路在何方》作结,告诉我们“只要你见性志诚,念念回首处,即是灵山。”本场直播共收获1.06万观看人次,大小读者们纷纷在留言区表达了对名著的感悟,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“阅经典”共读活动!